河南开封新闻网

探索“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

原標題:探索“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

  與一般“串詞+同期”的廣播新聞專題不同,獲廣播專題一等獎的《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報道,開創性地採用了“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記者全程“隱身” ,兩位採訪對象直接對話,后期配以大事記的紀錄片風格串聯,使得全篇邏輯清晰、自然連貫、聲音豐富,引發強烈情感共鳴。

  2017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前那場具有特殊意義的考試,標志著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千千萬萬的人藉此有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在這樣重要的節點,各家媒體策劃制作相關紀念性報道可謂是“必須”,如何制作出一檔既深刻又有新意的作品,可以說是全國媒體共同的一道考題。這一專題用新老高三生兩位嘉賓直接對話的形式,講述40年間高考的變革以及考生個人和社會的巨大改變,在全國同主題報道中獨樹一幟。

  重大“老選題”的當下新思路

  廣播新聞專題應遵循“價值要大、切口要小、嚴守規范、活講故事”①的原則,用立意深遠、以小見大來凸顯新聞價值。

  查閱以往的紀念恢復高考10年、20年、30年的新聞作品,通常形式不外乎採訪當年參加首次高考的“老高三”(多以名人為主),重溫歷史鏡頭與追憶自己的高考故事,或者是聚焦當今正在積極探索的高考改革,推出連續性多點報道,以展現變革事實、表達觀點。

  對於紀念高考改革這樣題材重大但又容易四平八穩的“老選題”,能在既有的報道模式中找到哪些突破的“小切口”,實現“大價值”呢?

  形式上的突破並不是核心,關鍵是要捋清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麼、探討的內容是什麼,因為如果只是側重歷史,那麼採訪人物回顧自己的高考故事就較為合適,而如果是聚焦變遷,那麼報道歷年來的高考改革大事件或者探討當下改革的方向也很恰當。

  倘若再往前邁一步,把兩者相結合,找到經歷了恢復高考的“老考生”和感受了高考變革的“新考生”,跨越40年,讓歷史和當下、故事與觀點實現真正融合、直面交流呢?

  在構思過程中,記者考慮到,談話一直是廣播媒體重要的節目形態,在聲音交互中溝通思想、傳遞信息、交流情感。②那何不把談話引入專題之中呢?這就是記者為“老選題”找到的“新思路”——讓新老高考生穿越40年對話高考,這種節目樣態能更充分發揮廣播的獨特優勢,制造雙向交流的對話場,讓聽眾如身臨其境般聆聽到新老兩位考生的敘述與思考,化繁為簡,更為真切地了解他們的高考經歷和心路歷程。

  想法有了,接下來就是找對話者。本篇專題的採制者都是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跑口記者,但是即使預留了一個月的策劃、制作時間,在高考前找到最合適的採訪對象也並不容易。

  記者多方收集線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終從候選者中首先挑選出“老高三”的合適對象——退休前一直從事中學教育工作的閆長珍。中學特級教師的身份讓她不僅能談及自己的高考往事,更對40年間高考的變革有深入的了解,能夠言之有物。“新高三”的採訪對象則是獲得2017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資格認定的學生劉天瑞。自主招生一直是這些年高考改革中非常亮眼的一環,全程經歷了一次最新自主招生的劉天瑞對此更有發言權。

  《華爾街日報》的資深頭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爾曾說過,“所有被稱為偉大的故事,都來自偉大的創意,幾乎在所有偉大的故事創意中,都有一種人性的展示。”③高考40年,其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讓無數人的夢想照進現實。那麼,以“小人物”作為切入點,講述普通人因高考改變命運的故事,相信更能引起聽眾的共鳴。

  這樣一來,這篇廣播新聞專題的主要框架就確定為: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考生對話2017年將要參加高考的高三生,讓新老高考生跨越40年共話高考,一場既有歷史縱深又有現實討論的、具有穿越感的對話就可以進行了。

  打破形式的界限,探索“對話體”與“紀錄片體”的混搭

  區別於一般的廣播談話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沒有主持人這一傳統訪談節目的“必備要素”,記者也全程“隱身”。為了讓對談更加直接、真實,全部對話都在新老高考生的交流中產生,二人既是採訪者也是被訪者。

  考慮到對話者一方是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生,為了不過多佔用他的時間,這篇專題定為一次性現場錄制,整個時長為一個半小時左右。這對於記者的前期准備有著巨大壓力。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gulouqu/989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